辛寺胡同 - 位于北京市東城區北新橋街道的老北京胡同
辛寺胡同位于區域北部,東四北大街東側,北新橋街道辦事處轄區內。胡同呈東西走向,西端南折,東起橫街,南止東四十二條,北靠東四十三條,全長373米,寬6米,瀝青路面,交通十分便利。...
2024/12/25辛寺胡同位于區域北部,東四北大街東側,北新橋街道辦事處轄區內。胡同呈東西走向,西端南折,東起橫街,南止東四十二條,北靠東四十三條,全長373米,寬6米,瀝青路面,交通十分便利。...
2024/12/25萬慶巷北起智德西巷,南止東華門大街,東與智德東巷相通,全長約143米,寬約3米,呈南北走向,北端略有曲折。其地理位置優越,緊鄰故宮這一世界文化遺產,使得萬慶巷在歷史文化上具有了得天獨厚的優勢。...
2024/12/25什錦花園胡同東起東四北大街,西至大佛寺東街,呈東西走向,東端略有曲折。南與南陽胡同、道灣胡同相通,北與小細管胡同、南吉祥胡同、南剪子巷相連,地理位置十分優越。據史料記載,什錦花園胡同在明朝時屬仁壽坊,西段稱紅廟街,東段則為著名的適景園,是京師著名的私家園林之一。園內亭臺樓榭,高柳老松,干直健壯,景色宜人,被譽為“十景園”,吸引了眾多文人墨客前來游覽和贊美。...
2024/12/25智德前巷北起安定門內大街,南至東四九條胡同,全長約數百米,寬不過數米,是典型的北京胡同格局。其名稱中的“智德”二字,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寓意,或許與古代儒家思想中的“智者樂水,仁者樂山;智者動,仁者靜;智者樂,仁者壽”以及“德行天下”的理念相呼應,寄托了古人對智慧與德行的崇尚。...
2024/12/24西花廳胡同呈南北走向,北起東花廳胡同,南止本司胡同,西臨演樂胡同,全長154米,寬4米,路面為瀝青鋪設。據史料記載,明朝時該胡同被稱為花廳胡同,清朝時根據方向分稱東西兩巷,其中西側部分稱為西花廳胡同。民國三十六年(1947年),正式定名為西花廳,后沿稱至今。1949年后,隨著城市的發展,西花廳胡同的名稱得以保留,并成為東城區一道獨特的風景線。...
2024/12/24錢糧北巷呈南北走向,全長約88米,寬約5米,是一條典型的死胡同。它位于錢糧胡同的北側,因此得名“錢糧北巷”。據史料記載,錢糧北巷在民國36年(1947年)時被稱為“北花園”,1949年后沿稱此名。直到1965年整頓地名時,因其地處錢糧胡同北側,才正式更名為“錢糧北巷”。如今,這條胡同內均為居民住宅,保留著老北京胡同的原始風貌。...
2024/12/24南橫西街呈東西走向,東起菜市口胡同南口與南橫東街相連,西至牛街南口與棗林前街相接,但南橫西街責任區西至伊斯蘭教協會處。街道的門牌號范圍為1—101號和2—92號,全長約904米,均寬約6.5米。2022年3月,南橫西街因其重要的歷史和文化價值,被入選為《首都功能核心區傳統地名保護名錄(街巷胡同類第一批)》,這標志著它在首都城市規劃和歷史文化保護中的重要地位。...
2024/12/24育樹胡同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民國時期,當時它被稱為椿樹胡同。據史料記載,早年間的北京城有眾多名叫椿樹的胡同,育樹胡同便是其中之一。這些胡同大多起源于金代,位置多在原宣武區,這里曾是金中都的都城所在。可能當時的人們喜歡吃香椿,所以廣植椿樹,因此得名椿樹胡同。1965年,北京市對街巷地名進行整頓,將椿樹胡同更名為育樹胡同,寓意著“育樹育人”,體現了當時社會對教育和人才培養的重視。...
2024/12/23育德胡同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明代,當時被稱為石碑胡同。據史料記載,明代時這里曾設有軍器廠,是京城重要的軍事裝備制造地。然而,在光緒年間的一次火藥庫爆炸事故中,石碑胡同及其周邊地區遭受了嚴重破壞,大量房屋被毀,人員傷亡慘重。這次事件在《天咫偶聞》等歷史文獻中均有詳細記載,成為了育德胡同歷史上的一段重要記憶。...
2024/12/23辛安里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清宣統時期,當時這里被稱為馬圈,主要用于飼養馬匹。民國三十六年(1947年),馬圈更名為辛安里,寓意著安寧與祥和。1949年后,辛安里這一名稱沿用至今。1965年,地名整頓時,原辛寺胡同的部分區域被并入辛安里,使得胡同的范圍更加擴大。...
2024/12/23